第(3/3)页 大师说不许偷东西,兔子说你管我我就要吃。 于是本着慈悲为怀,大师也不为难兔子。 兔子吃光了老和尚的田,转移阵地过程被一只老鹰抓到,即将吃了兔子。 然后老和尚路过,割下了一块和兔子一样重的肉给鹰,救下了兔子。 故事到此结束了,没了下文。 现场有人问:“后来兔子和老鹰干嘛去了?” 礼部尚书多吃己忽然笑道:“我猜测,兔子和鹰皆被大智慧所感动,于从此被度化。” 明王微笑不言。 这就是很有利的佛家理论,没毛病。 至少弱者很爱听这样的理论,作为信佛的一份子太后娘娘也只有“信”了,总之明王总能把这类东西讲的比她透彻比她好,这让太后很不满。 只是最关键的在于,最近这个时期由于各种事,太后哪怕还信这些理论,却想有些新奇强硬的东西。于是扭头看着王雱。 王雱想了想道:“我觉得这个故事毫无道理可言,要不就是老和尚狡猾,甚至其心可诛,放纵世间的不公平。” 周围一大票人险些噎死了,纷纷对王雱投来了愤怒的目光。 明王微笑道:“愿听大人见解,此为何是放纵世间不公,为何是老和尚其心可诛?” 王雱道:“因为老和尚在用世间大道做人情,来收获他个人宏愿。万物皆有根,应该有因有果。兔子偷盗,是因也是根。正确走向应该是老和尚遇到老鹰捉了兔子,却发现是个不老实的兔子,于是不救,让兔子付出代价,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因果。老和尚当时不杀兔子已是仁慈,后来不救兔子则是天经地义。” 明王不以为然的道:“此见解算不得精辟,因为一但,如此就失去了厚道,没有仁慈怜悯之心。” 王雱道:“厚道厚道,只有种下‘厚’因,才有资格收获‘道’果。若肆意妄为、种下了恶因却收获善果,把其余与人为善不偷盗、种下厚因的众生置于何地?大仁不仁,老和尚厚待兔子就是扭曲天地正道,来做他自己的人情。所谓‘无人相无我相、众生无相’者,说穿了就是无视善人善举,顺便洗白恶人标签、让恶人为佛所用,俗称感化。明王,可如此否?” 就此一来,现场人人色变,尤其老实巴交的弱者群体们还真的听出了不少感觉。 多吃己一阵尴尬,低着头。 没蔵太后则以一种惊诧的表情看着王雱。 第(3/3)页